English

表扬的“真实度”

2000-05-18 来源:文摘报  我有话说

汪金友

和批评相比,表扬似乎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。但湖南益阳市一家报纸最近的一次表扬,却惹出了一点小小的“麻烦”。

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:该市的一位领导外出,偶遇一起交通事故,并有很多人正在抢救。于是他急令司机停车,并用自己的车将伤者送往医院。几天之后,当地一家报纸发了一条表扬性消息,说该领导在紧要关头,“亲自指挥村民抢救伤员”云云。不想,这位领导看到这条消息之后,发现“溢美之言”过多,有明显的“拔高之意”,心里甚是不安,便给报社编辑部写了一封信,说“抢救伤员不是我现场指挥,而是当地村民在我到达以前就进行了,我只是做了每一个路过的人都应该做的一点事”。他还要求报社的新闻报道“务必实事求是,不要随意给领导干部脸上‘贴金’”。

对很多人尤其是领导者来说,表扬的“口感”总比批评好,至于表扬中的水分包含多少,是3O%、50%还是更多一点,被表扬者无人计较、无人在乎。相反,在有些地方,“好吹”者往往还有“好报”。“小吹”可以受几次招待,得几个红包;“大吹”则会被委以重任,步步升高。

“拔高表扬”和“虚假表扬”的增多,使人们对表扬的真实度产生了怀疑。“水货”多了,老百姓是会连真货也不相信的。

(《瞭望》第20期)

  •   平山的故事,为观众带来了一些深刻的启示:生命的意义从不在功名利禄的堆砌,也不在波澜壮阔的经历,而在用心感受每个日常瞬间的美好;人生未必需要轰轰烈烈,于平凡之中,照样能寻得属于自己的幸福与诗意。【详细】

      《英歌》在尝试拓宽民俗舞剧的边界,进行深度的传统当代表达,这种勇气是值得肯定的。它可能引发热议,留下强烈的视觉印象,商业上取得成功,但其对母题的开掘深度和文化元素的融合程度,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。【详细】

  •   作为历经千百年积淀且传承至今的民族美德,孝亲敬老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突出优势,也是将人口老龄化世纪挑战转化为新发展机遇的有利条件。【详细】

      2023年10月,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,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高举起我们党的文化旗帜。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,在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下,中央党校(国家行政学院)与光明网联合推出“理响中国·文化旗帜”(党校公开课第十四季)专题视频。【详细】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